——《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说戒正仪篇》解读【全书链接】

  注:以下目录是为了方便查看,根据网页链接设置的,非书本目录。

  第一章·僧法·第一节
  第一章·第二节·相关事宜·之一
  第一章·第二节·相关事宜·之二
  第一章·第三节·说戒仪轨·之一
  第一章·第三节·说戒仪轨之二
  第一章·第三节·说戒仪轨·之三
  第一章·第三节·说戒仪轨·之四
  第一章·第四节·辩略说戒
  第二章·别人法·第一节·第二节
  僧伽的自新大会·结束语


济群法师

  戒律是出家人的行为规范,也是僧团大众的共处原则。比丘在受戒后,不仅需要依止师父学戒,需要在修行和日常生活中持戒,还需要半月半月说戒,以此策励道心,如法修行。《四分律》中,专门以《说戒揵度》来介绍相关内容。
  说戒,也称布萨,翻译成汉语为净住。主要内容是读诵《戒经》,即二百五十条戒,以此检点身、口、意三业。如有违犯,必须在大众中发露忏悔,起到省己、治行、日新的作用,使大众清净共住。所以净住又有两层内涵,一是不失义,如果比丘能依戒生活,即可不失戒体,体常存故。二是依止义,能净化身口意,令身心依戒安住,而非无拘无束,四处驰骋。
  布萨制度并非佛教特有的,亦不是佛陀所开创,而是源于印度传统的宗教集会。《四分律·说戒揵度》记载:“尔时,佛在罗阅城。时城中诸外道梵志月三时集会,月八日、十四日、十五日。众人大集,来往周旋,共为知友,给与饮食,极相爱念,经日供养。”瓶沙王看到后,就向佛陀请求,希望佛教僧团也能定期集会,他和群臣将前来参加并供养。佛陀应允了这一请求,以此因缘集比丘僧,规定今后应每月三次集会。
  按印度历法,以月之盈缺分为白月和黑月。月自盈至满为白月,即初一至十五,月光逐渐明亮。十六日至月末为黑月,月自满而缺,月光逐渐黯淡。所以印度的月三时,在中国就是月六时,再加下半月的二十三、二十九、三十,亦称六斋日。
  那么,布萨日应该做些什么?佛陀告诉大众说:“我与诸比丘结戒,说波罗提木叉。中有信心新受戒比丘,未得闻戒,不知当云何学戒。我今宁可听诸比丘集在一处,说波罗提木叉戒。”此后,就有了半月半月说戒的制度。在宣说戒相时,大众认真谛听,善心念之,对照戒条检讨身心。如果自知有犯,应立即忏悔。
  佛教戒律并非在僧团建立之初就安立的,也不是佛陀事先想好需要哪些制度来作为个人修行和团体共住的保障。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些学处,是佛教发展过程中,因为出家人有了不如法的行为,障碍个人修行,或引起社会讥嫌、僧团不和,才逐条制定起来的。第一条淫戒,是佛陀成道后第五年制定的。其后陆续增加,有了比丘的两百五十条戒,比丘尼的三百四十八条戒(根据《四分律》)。
  布萨制度的建立,同样经历了逐步完善的过程,大体可分两个时期。第一阶段为偈布萨,也叫略说戒,内容为:“善护于口言,自净其志意,身莫作诸恶,此三业道净。能得如是行,是大仙人道。”是释迦牟尼佛成道后的十二年内,为无事僧说是戒经。因为当时僧团还保持相对清净的状态,没什么非法事件发生,僧众只需诵此偈作为对自己的提醒即可。而佛弟子非常熟悉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也属于略说戒的内容,是迦叶如来所说的戒经。略说戒倾向于道德性的勉励,文约义丰,短短几句话,将戒律的精神涵盖其中,包括止恶、行善、净化心灵。
  第二阶段为学处布萨,所谓学处,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戒经》,属于法律性的条文。
  戒律包含戒法、戒体、戒行、戒相四个方面。说戒主要指的是《戒经》,它是建立在戒体基础上。我们所受的是什么体,就要持什么戒,所谓依体起行。
  在《受戒缘集篇》中说过,受戒是以法界一切有情与无情为所缘境,其对象是无量无边的。当我们受不杀生戒时,是发誓对所有众生不起杀害之心,而不只是不杀哪一类众生。当我们受不偷盗戒时,则是以法界有情与无情为所缘境。因所缘境无限,宣誓对象无限,故所获戒体也是无限的。
  既然受戒是以法界一切情与无情为所缘,那么持戒同样如此。从这个层面而言,戒相、戒条也应该是量等尘沙。但我们不可能读诵无量无边的戒,这就必须择其重点。所以,戒律的制定有其时节因缘。我们现在读诵的两百五十条戒,是佛陀为了方便出家人受持和修行,根据当时印度的时节因缘而施设的,不能囊括全部。比如戒律没规定不能吸毒,难道我们就能吸毒吗?可见,我们应该在领会戒律精神的前提下,来认识戒相,受持戒律。
  《说戒正仪篇》中,说戒是指《戒经》两百五十条戒,即五篇、七聚、八类,重点在于止持,相关内容在《行事钞·随戒释相篇》和《四分律含注戒本行宗记》有详细说明。
  正仪则是说戒的仪轨,相关内容在律藏中有大量记载。包括很多细节问题,佛陀都有详尽的开示,为我们展现了一幅佛陀时代的僧团生活画卷,鲜活生动,引人入胜。本篇则是道宣律师综合各部律藏,为说戒编写的一套仪轨。用现在的话说,正说就是内容,仪轨就是包装。一个如法、庄严的包装,是为了使我们对说戒生起虔诚心和恭敬心。如果忘记这一根本,热衷于仪轨和形式,以为这就是一切,就会远离戒律的根本精神,就像“买椟还珠”那样,和真正的明珠失之交臂。事实上,依戒条检讨身心,依法律处理僧团事务,令大众清净和合,才是说戒的意义所在。
  本篇分为两章。第一章是僧法,所谓僧法,即四人以上的活动。布萨属于僧团的大众集会,必须集体参与。如果这一地区出家人很少,又该如何行事呢?在第二章的别法中,就介绍四人以下如何说戒。
  布萨,此云净住。《出要律仪》云:是憍萨罗国语。
  六卷《泥洹》云:布萨者,长养二义,一清净戒住,二增长功德。[1]

  《杂含》云:布萨陀婆,若正本音,优补陀婆,优言断,补陀婆言增长。国语不同,亦呼为集,为知,为宜,为同,为共住,为转,为常也。
  《三千威仪》云:布萨者,秦言净住,义言长养,又言和合也。
  《俱舍论》:名八戒,云布萨护也。[2]

  《明了》言:在心名护,在身口名戒也。
  《律》云:布萨法一处,名布萨揵度,即说戒也。[3]

  这一段是《说戒正仪篇》的序言,引用经律论三藏,说明了“布萨”一词的出处和内涵。其中,净住、断、转等,重在止恶;增长、长养等,重在生善;知、宜、常等,重在规范。
  说戒仪轨,佛法大纲。摄持正像,匡维众法。然凡情易满,见无深重。希作钦贵,数为贱薄。比虽行此法,多生慢怠。良由日染屡闻,便随心轻昧。以此论情,情可知矣。
  昔齐文宣王撰在家布萨仪,普照沙门、道安开士撰出家布萨法,并行于世。但意解不同,心相各别。直得承用,文据莫凭。今求以经意,参以所闻,粗重撰次,备如后列。然生居像末,法就浇漓。若不共相敦遇,终无成办之益。故先引劝勉,后便文证。
  《善见》云:云何得知正法久住?若说戒法不坏是。[4]

  《摩得伽》云:布萨者,舍诸恶不善法及诸烦恼有受,证得白法,究竟梵行事,故名也。又云:半月半月自观身,从前半月至今半月中间不犯戒耶?若有犯者,于同意所忏悔。[5]

  《毘尼母》:清净者,名布萨义。[6]
  就中分二。初僧后别。
  以上这段内容,是《说戒正仪篇》的导言。在《行事钞》中,本篇位列《师资相摄篇》之后。如果说依止师长属于单独的教育,那么说戒就属于大众的教育,是通过僧团的集体力量,护持一位比丘的戒行,使之净化身心,具足僧格。而且,这种教育贯穿着整个出家生涯。
  “说戒仪轨,佛法大纲。摄持正像,匡维众法。”正,正法时期,各经记载不同,通常认为是一千年,此时法仪未改,有教,有行,有证果者。像,像法时期,多认为是正法之后一千年,像为相似之意,此时有教,有行,但证果者很少。匡维,匡正,维持。说戒是僧团最重要的法事活动之一,以此摄受僧众,维护僧团纲纪。它是正法和像法住世的保障,也是维系僧团所有如法羯磨的关键。从个人修行来说,有清净和合的布萨,才能令自己成就道业。从僧团建设来说,有清净和合的布萨,其他羯磨才能依法成立。所以《十诵律》说:“随清净比丘不坏法说戒时,名法住世。”也就是说,有僧团举行布萨,有清净比丘说戒,才能使正法久住世间。反之,佛法将走向衰落。僧团最初说戒时,是由佛陀亲自宣说的,后来才交由上座说。从这一点,也反映了说戒的重要性。
  “然凡情易满,见无深重。”满,即厌倦。以下,道宣律师开始针砭时弊。然而就凡夫的串习来说,很容易对经常做的事产生倦怠,对待说戒也是同样。因为对戒律的认识缺乏深度,对诵戒的意义了解不足,就难免对每半月半月说戒感到厌倦,觉得这些内容早就知道了,何必一而再再而三地说。须知,凡夫心来自无尽生命的积累,要改变这一串习,必须通过不断检讨来纠正。诵戒的作用,就在于反复提醒我们,此应作,此不应作。一旦做了不该做的,就要尽快忏悔,整顿身心,阻止串习相续。如果没有这样一个提醒,小错就可能逐步积累,最后酿成大错。
  “希作钦贵,数为贱薄。”钦贵,敬重。如果对诵戒认识不足,就会陷入凡夫心的惯性中,对偶尔为之的法事还能认真对待,而要经常重复的就不以为然了。尤其像说戒,每半月半月说,似乎早就习以为常,成了可有可无的惯例。
  “比虽行此法,多生慢怠。”所以,各地虽然也在举行布萨,但往往流于形式,流于表面,实际却是在敷衍应酬,并没有以戒条检点自身行为,清洗内心过失,没有达到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效果。
  “良由日染屡闻,便随心轻昧。以此论情,情可知矣。”虽然每个月两次,经常在说,经常在听,但有口无心,就会失去感觉,陷入习惯性的麻木中,不再把诵戒当做一回事。从凡夫习气而言,如果不刻意重视,必然会导致这样的情况。接着,道宣律师介绍了编写《说戒正仪篇》的缘起。
  “昔齐文宣王撰在家布萨仪,普照沙门、道安开士撰出家布萨法,并行于世。”在家布萨仪,即五戒、八戒、菩萨戒。昔日,南齐文宣王曾撰写在家居士遵行的布萨仪轨,有说即《净住子》二十卷,也有说其文已佚失不可寻。其后,普照沙门、道安开士又撰写了出家僧众遵行的布萨法。两套仪轨在世间广泛流通,各地都依此而行。齐文宣王,是南齐南兰陵(今常州西北)人,名萧子良(460-494),生前被封为竟陵王,死后被谥为文宣王。普照沙门的情况不详,当年灵芝律师撰写《资持记》时就不曾考证出来。道安开士(312-385),东晋高僧,开士即菩萨意译,以法开导众生之士。当时佛教传入不久,道安大师便根据戒律为出家众制定了僧尼轨范,使他们能有相应的宗教生活。僧尼轨范由三部分组成,一是行香、定座、上经、上讲之法;二是日常六时行道、饮食、唱食之法;三是布萨、差使悔过等法。早期比较有影响的出家布萨法,主要传自这两位大德。
  “但意解不同,心相各别。直得承用,文据莫凭。”意解,即见解。心相,即处事方式。但对比普照沙门和道安大师撰写的布萨法,所依见地并不相同。因为对戒律的认识存在差异,而且两位古德编写仪轨时,翻译过来的经典和律典尚不完整,所以其中的具体行法不尽相同。虽然这些仪轨都可以用,但道宣律师认为,还是缺乏戒律的依据,至少是依据不足。
  “今求以经意,参以所闻,粗重撰次,备如后列。”经意,即出自经律论三藏。所闻,目前所传。粗重,为道宣律师自谦。所以,道宣律师希望直接从经律论三藏寻找依据,并参考现行的说戒流程,重新撰写布萨仪轨,具体内容将在下面详细阐述。因为本篇所引出自三藏,故题名中的“正仪”,亦有对简非正、以正视听之意。
  “然生居像末,法就浇漓。”浇漓,淡薄。道宣律师所处的时代,属于像法末期。因为生于像法末期,接着就是末法时代,佛教已走向衰微。虽然住持三宝都在,但其中所蕴含的法的成分越来越微少,越来越稀薄了。
  “若不共相敦遇,终无成办之益。故先引劝勉,后便文证。”敦遇,又作敦励,相劝勉之意。如果大家不能认真对待此事,不能引起高度重视,势必不能将布萨这一僧团大事真正做好,也就无法从中获得法益。所以,道宣律师首先针对时弊,斥“凡情易满”之非,以此劝勉大众。然后引经据典,说明布萨的重要性。我们知道,唐朝正是汉传佛教的鼎盛时期,道宣律师尚且有这样的感慨,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在整个佛教日渐衰落的大环境下,尤其要对布萨引起重视。
  “《善见》云:云何得知正法久住?若说戒法不坏是。”《善见律》记载,比丘们请教佛陀说,怎么才知道正法能否久住?佛陀告诉他们,关键就在于出家人能否如法说戒。因为参与说戒者有资格限定,除了受过比丘戒,还需要戒行清净。所以说,只要还有僧众在说戒,就有清净和合的僧团,有续佛慧命的僧宝。戒定慧是佛法修行的常道,因为持戒清净,才能得定发慧,令正法相续不绝,长久住世。
  “《摩得伽》云:布萨者,舍诸恶不善法及诸烦恼有受,证得白法,究竟梵行事,故名也。”诸恶,即十不善等。烦恼有受,《摩得伽》原文为“烦恼有爱”。白法,清净不犯为第一白法,有犯即忏为第二白法。《摩得勒伽论》说,布萨的作用就是帮助我们舍弃不善业,舍弃各种烦恼惑业及有漏的贪著。同时,遵循戒律,行为清净,无所违犯,或有犯即忏,究竟圆满无漏的功德。佛法修行无非是止恶行善,其中又以止恶为前提。所以,菩萨的三聚净戒也是以别解脱戒为先。如果缺乏这一基础,所有善行都是有杂染的,不清净的。
  “又云:半月半月自观身,从前半月至今半月中间不犯戒耶?若有犯者,于同意所忏悔。”《摩得勒伽论》又说,布萨就是每半月半月对照戒律自我检讨,全面审察身口意三业,看看自己从上次布萨到这次布萨的半个月之间是否犯戒。若有违犯,就要找到懂戒律又愿意帮助你的同修道友及时忏悔。
  “《毘尼母》:清净者,名布萨义。”《毗尼母论》说,布萨就是清净的意思,通过布萨使身口意三业得到净化,从而使戒体不被染污。布萨是对心行的调整,我们的身体、衣服乃至生活环境,都要及时清洗才能保持洁净,否则就会遍布污秽、杂乱不堪。心同样需要管理,就像河流清淤那样,挖出淤泥,才能使河水清澈,航道畅通。否则就会成为积满污垢的泥潭,使生命在其中腐烂败坏。
  “就中分二,初僧后别。”以上,道宣律师说明了撰写布萨仪轨的缘起。接着就要说明布萨仪轨的内容,主要包括两部分。首先是僧法,又称众法,即四人以上如何布萨。其次是别法,即四人以下如何布萨,如对首、心念等。
  总之,布萨是起到定期保洁和检修的作用,为修行保驾护航。而更重要的,是启动心灵的观照系统,这样才能时时保持正念。其实,每个人内心都有自检功能,也就是百法中的慧心所。但它不曾产生作用时,这一功能是虽有若无的。所以,我们要通过禅修培养观照力,开启慧心所,随时发现问题并予以解决,不让垃圾堆积起来。这个基础非常重要。一般人之所以对自己的言行后知后觉,甚至不知不觉,就是因为心灵泥潭太浑浊,有太多垃圾,使我们根本看不清其中出现了什么状况。所以,我们应该从平时就培养观照和自检的能力,为说戒营造良好的心灵氛围。

【注释】
[1]《佛说大般泥洹经》卷 3,T12-869 中
布萨者,长养二种义。波罗提木叉者,离于邪说,是名布萨。
[2]《阿毘达磨俱舍释论》卷 9,T29-222 中
于布萨时,白半十五日,王从头次第洗竟,持八戒、布萨。
[3]《四分律》卷 54,T22-968 中
一切布萨法集一处。为布萨犍度。
[4]《善见律毗婆沙》卷 6,T24-715 中
如来结戒故,令比丘随顺。若随顺者,具足而得圣利,是故学为初正法久住……佛语诸比丘 :“汝当说戒。”问曰 :“此语云何?”佛语比丘 :“我已结戒,汝当说,当持,当学,当教余人。”
[5]《摩得勒伽》卷 6,T23-598 中~下
云何布萨?半月半月,诸比丘各各自观身。从前半月至今月半中间不犯戒耶?若忆犯者,于同意比丘所发露忏悔。若不得同意,作念 :“若得同意,当发露忏悔除是罪。”余清净共僧同作布萨,是名布萨。何以故名布萨?舍诸恶不善法,舍烦恼有爱,证得清净白法,究竟梵行事故,名布萨。
[6]《毗尼母经》卷 3,T24-814 中
能断所犯,能断烦恼,断一切不善法,名布萨义。清净名布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