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说菩萨行·学行四摄以利他 查看全文>>
广说菩萨行·智慧学处 (6329) 1.智慧自性 2.智慧差别 查看全文>>
广说菩萨行·静虑学处 1.静虑自性 2.静虑差别 查看全文>>
广说菩萨行·精进学处 (5619) 1.精进自性 2.精进差别 ① 思惟精进胜利与懈怠过患 ② 精进的修习 查看全文>>
广说菩萨行·忍辱学处 1.忍辱自性 2.忍辱差别 ① 思惟忍与不忍的得失 ② 忍辱修习的原理 查看全文>>
广说菩萨行·持戒学处 (6766) 1.戒之自性 2.戒之差别 查看全文>>
广说菩萨行·布施学处 (6151) 1.布施自性 2.布施差别 3.身心生起之法 查看全文>>
菩萨行的安立之五 ⑤ 具足方便 ⑥ 成就三学 2.六度的安立次第及原理 ① 生起次第 ② 胜劣次第 ③ 粗细次第 查看全文>>
1.六度的安立 ① 获得暇满人身 ② 自利利他 ③ 圆满利他 ④ 总摄大乘 查看全文>>
菩萨行的安立之三 【破斥一切分别皆属法我执】 【一分道品而不足】 查看全文>>
菩萨行的安立之二 ③ 批驳错误观点 【破斥通达空性即无须修方便】 【破斥不分别即具足六度】 查看全文>>
一、菩萨行的两大内容 1.破斥错误观点 2.方便与慧,随学一分,不得成佛 ① 依无住涅槃说明 ② 依经典说明 查看全文>>
于他世不离菩提心之因 【远离能坏的四黑法】 【受持不坏的四白法】 5.犯已还净法 查看全文>>
于此世发心不坏之因 【忆念发心胜利】 【不舍愿心而令增长】 【时刻不舍有情】 【积集福智资粮】 查看全文>>
三、受持菩提心仪轨 1.从何处受 2.以何身受 3.菩提心受持轨则 ① 净地设像陈供 ② 启白与皈依 ③ 宣说学处 ④ 积集资粮 ⑤ 净修其心 ⑥ 正行仪轨 ⑦ 结行 查看全文>>
3.自他相换的修习次第 ① 去除障碍 ② 正明修法 4.此心发生之量 查看全文>>
二、自他相换修法之一 1.自他相换的意义 2.自他相换的成立及原理 查看全文>>
七因果修法之三 ② 正修此心 【修 慈】 【修 悲】 【修增上意乐】 【修求菩提之心】 查看全文>>
七因果修法之二 2.于有情修平等心 3.七因果修习法 ① 于一切有情修悦意之相 【知 母】 【念 恩】 【报 恩】 查看全文>>
一、七因果修法之一 1.大悲为大乘根本 ① 大悲在大乘修行初期的重要 ② 大悲在大乘修行中期的重要 ③ 大悲在大乘修行后期的重要 ④ 大悲是修习七因果的核心 【从知母至慈心以成其因】 【从增上意乐及发心以成其果】 查看全文>>
第五章·第一节·之二 二、菩提心在大乘中的不共地位 查看全文>>
第五章·第一节·菩提心的殊胜 一、大乘教法的殊胜 查看全文>>
集谛之二·修何道而为灭除 查看全文>>
第五节 抉择解脱道之自性(道谛) 一、 依何身灭除生死 查看全文>>
第四节 中士道发心之量与上士发心差别 一、发心之量 二、除邪分别 查看全文>>
三、死亡与结生相续之相 1.死 缘 2.死 心 3.暖从何收 4.死后成中有之理 5.生有结生之相 查看全文>>
集谛之二·烦恼生起次第等 3.烦恼的过患 二、业积集增长之相 1.业的认识 2.业如何增长 查看全文>>
第三节 思惟流转次第(集谛) 1.正明烦恼 ① 贪 ② 嗔 ③ 慢 ④ 无 明 ⑤ 疑 ⑥ 坏聚见 ⑦ 边执见 ⑦ 见取见 ⑨ 戒禁取见 ⑩ 邪 见 查看全文>>
苦谛之四·思惟轮回别苦 1.三恶趣之苦 2.人道之苦 3.阿修罗之苦 4.天道之苦 ① 欲天之苦 ② 上界天之苦 查看全文>>
苦谛之三·轮回总苦·六苦 2.思惟六苦 查看全文>>